正視體育科

正視體育科

  在香港,總會把體育科定義為「鍛鍊身體」,甚至與「課外活動」掛勾,成為正規課程以外的產物。若果學生出現成績低下的結果,最先聯想到的,便是被課外活動拖累、被體育佔據了學習時數,體育科成為「學習的最大障礙」,欲先除而後快。極端而言,體育科又形同「學業失敗者」的歸宿:「讀書不成便發展體育」,直接把體育科與學業對立,體育學校等同學業失敗者學校。
德、智、體、群、美,所謂的全人發展,也只是叫口號、做樣子,有「智」便行。

  體育科不是鍛鍊身體,還要鍛鍊「意志」。

  學習需要意志嗎?對新課題的恐懼、對難題的挫敗、對考試的緊張等,匯合成形形色色的壓力,衝擊著每一位在學業上努力的學生。在學業中,並沒有增強抗壓能力的課程,也沒有學習排解壓力的方法,對意志力的磨鍊近乎沒有,也難怪在「日趨著重學業成績」的香港,不堪壓力而厭學、逃學、輟學等事件時有發生,從小學至大學生也不斷出現因學業壓力爆煲而輕生的事件,正正是課程缺失的寫照。
體育科從鍛鍊身體藉此鍛練意志,學習面對艱辛、學習面對失敗,從超越自我的過程中,學習永不放棄的精神,這些東西並非四主科(中、英、數、通),甚至綜合人民、國民教育或生涯規劃課所能學會的。

練跑步,是沉悶的;練投籃,是疲累的;練肌肉,更是刻苦的,每一項運動都需要頑強的心志。在體育場上,最常聽到的說話便是「撐住」、「還差少許」,體育老師總是在挑戰學生的極限,磨鍊學生的意志。

運動場上,總是伴隨無數的失敗。跑步跌倒、投籃不進、持球脫手等,在學習的途中便滿是失敗,學生必須從失敗中學習,從訓練中改善,直至把失敗機率降低,從而達到成功。體育科是一門「失敗」的學科,專門讓學生經歷失敗,而體育老師則藉此讓學生面對失敗,並從反省與檢視中,發掘自己的長短處,了解自己的極限,從而接受或改進自己。在體育競賽中,除了僅有的一名優勝者外,伴隨著一眾的失敗者,這些運動員並不會因此而一蹶不振,而是接受更刻苦的訓練,務求在下一次為自己取得更佳的成績。面對失敗的態度,永不放棄的精神,正是體育科的重點課題。

學習需要嗎?第一名永遠只有一位、大學學位也只有約12%的考生數量,積極面對、敢於失敗,甚至在失敗中奮力求進,超越自我,這種永不放棄的精神、永不言敗的頑強心志,正是學習的必備要素。

要推動體育科,先要從正視開始。

11063801_775187862599508_1198127025199834989_n
挑戰極限,才能超越自己

 

 

 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Twitter picture

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