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可被金錢衡量嗎?(看Sandel有感)

學習出現困難,便去補習、請私人導師,甚而多買幾本參考書、補充練習。家境較充裕的,以上通通都不成問題,甚至因應市場需求,有能者得之;有一定學識的家庭,則由家長、長輩親自教導;但是,那家境較貧乏而又沒有能力教導兒女的家庭呢?

是否就要被市場淘汱?延續學識低下、家境貧窮的境況?

一連幾篇說明教育學制與學校政策所衍生的大部份學習問題,這些問題,他們不會解決、甚至不會理會,由學生、家長自行以自己的方式解決,故衍生出補習、外語班、私人導師、補充練習等與金錢掛勾的補救教育,教育質量與所付出的金錢成為正比。

陳葒校長發起「義補」計劃,募集導師義工,免費為有需要學童補習,陳校長甚至發起「小島校園」構想,募集人力、物力、財力以建立全人發展的無篩選校園。本人被深深打動,希望能為有需要的學生貢獻所學,毅然跳出校園,成立「學習啟航號」,提供免費咨詢平台,回答各種學習疑難。

教育可被金錢衡量嗎?

「不可」,當香港變成以學歷、以學業成就作重要衡量指標時,教育更不應被金錢衡量,而是各人應接受相同的教育、得到相同的教學資源。雖然本人仍未能做到陳校長「義補」的偉大行徑,但運用自己的學識、經驗、教育等恩賜為有學習疑難的學生及家長解困,仍可盡力辦到。

教育,是不應被金錢衝量的。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